设备调整
电极压力调节:合适的电极压力是保证点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。压力过小,电极与焊件接触电阻增大,容易产生飞溅和虚焊;压力过大,则会使焊件变形过大,甚至导致焊点压痕过深。应根据焊件的材料、厚度等因素,通过压力调节装置精确调整电极压力,通常可参考设备说明书或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压力值。
焊接电流控制:焊接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焊点的质量和稳定性。电流过小,无法使焊件达到足够的温度,难以形成良好的焊点;电流过大,会导致焊件过热、烧穿等问题。脚踏式点焊机一般配备有电流调节装置,可根据焊件的材质和厚度,选择合适的电流档位,并通过电流反馈系统实时监控和调整电流,确保焊接电流的稳定性。
焊接时间设定:焊接时间也是影响点焊稳定性的重要参数。时间过短,焊件加热不足,焊点强度不够;时间过长,会使焊点过热,晶粒粗大,影响焊点性能。需根据焊件的材料和厚度,合理设定焊接时间,一般通过设备的时间控制电路进行精确调整。通常对于薄焊件,焊接时间较短,而厚焊件则需要较长的焊接时间。
焊件准备
表面清理:焊件表面的油污、铁锈、氧化皮等杂质会影响电极与焊件的接触电阻,导致焊接电流不稳定,从而影响点焊质量。因此,在焊接前必须对焊件表面进行严格的清理,可以采用砂纸打磨、化学清洗等方法,确保焊件表面清洁、光亮,以保证电极与焊件之间的良好接触,提高点焊稳定性。
焊件装配:焊件的装配精度对点焊稳定性也有很大影响。装配间隙过大,会使焊接时热量分散,难以形成集中的焊点;装配间隙不均匀,则会导致焊点强度不一致。在装配焊件时,应采用合适的夹具或工装,保证焊件的装配精度,使装配间隙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,一般间隙应不超过焊件厚度的 10%。
操作技巧
脚踏操作规范:操作人员在使用脚踏式点焊机时,应保持平稳、均匀的脚踏动作。避免脚踏力度过大或过小,以及脚踏速度过快或过慢。在踩下脚踏板时,应逐渐施加压力,使电极缓慢下降并与焊件接触,然后按照设定的焊接参数进行焊接。焊接完成后,应缓慢松开脚踏板,使电极上升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电极与焊件之间产生冲击或振动,影响点焊稳定性。
焊接顺序规划:对于多个焊点的焊接,合理规划焊接顺序可以减少焊件的变形和应力集中,从而提高点焊稳定性。一般应遵循先内后外、先短后长、对称焊接等原则。例如,在焊接长方形焊件时,可以先从中间的焊点开始焊接,然后向两边对称扩展;对于有多个短焊缝和长焊缝的焊件,应先焊接短焊缝,再焊接长焊缝,以避免长焊缝焊接时产生的变形影响短焊缝的质量。
此外,定期对脚踏式点焊机进行维护保养,检查电极的磨损情况,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电极,以及确保设备的电气系统、机械传动系统等部件正常运行,对于保证点焊稳定性也至关重要。

脚踏式点焊机价格,脚踏式点焊机生产厂家,脚踏式点焊机厂家